電影從不停止質問
内容简介:
觀賞、感受、理解, 最終爲了生存而提出的質問。
「我的電影會留在觀眾的故事中結束。」
通過《青魚》、《薄荷糖》和《綠洲》三部初期作品,李滄東獲得了「現實主義大師」的稱讚。這種現實主義並不是指精密加工後,被包含在相機框架中的現實,而是藝術家用眼睛敏銳地捕捉在真實時空裡無法預測的真相。這個特質在之後的《密陽》、《生命之詩》與《燃燒烈愛》中漸漸強烈地展現出來。
從1997年的導演處女作《青魚》到2018年《燃燒烈愛》,李滄東的電影一貫被投以「美麗」、「文學性」,乃至於「傑作」的讚賞,無一例外地受到了全世界觀眾和評論界的關注。在世界的諷刺和不合理中,全力孤軍奮戰的電影中人物的故事,會在電影結束後引導觀眾們回味起社會和人類生活的意義。
李滄東導演將無法輕易解決或回答的問題的碎片融入電影之中,因此他的電影在上映後即便過了很長一段時間,重新觀影時仍會有新的感觸。而從這本《電影從不停止質問》當中,我們可以藉由電影評論與專訪,窺探李滄東作為電影人的一生,從中了解他的工作世界,以及他對於電影的追求。
《青魚》 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部門劇本獎X青龍電影獎導演獎X大鐘獎評審特別獎、劇本獎
「李滄東拍攝電影的目的,似乎是為了與世界建立更深的關係,為了追尋生命所隱藏的懸疑,為了刻印在電影的時間和空間裡的人世的諷刺,為了貫穿時代、仔細深思我們該如何活下去。」
《薄荷糖》 卡羅維瓦利影展特別評審獎X青龍電影獎劇本獎X大鐘獎導演獎、劇本獎
「如果說出道作《青魚》是部懷舊電影,緬懷曾經純潔,如今卻被壓倒性的黑暗所包圍的時間;那麼《薄荷糖》就是部寓言劇,聚焦在中年的英浩(薛景求)上,跟隨倒流的時間線深入時間的深淵。」
《綠洲》 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獎X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部門導演獎
「李滄東的電影用各種多樣的方式聚焦在邊緣人物身上,試圖理解並謀求對社會冷漠現象的討論。儘管這部電影顯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「黑色電影」,但我認為像這樣展現人性陰暗面的電影,應該是少之又少了。」
《密陽》 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部門導演獎X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
「在《密陽》中,沒有一顆鏡頭是寬鬆的,即使鏡頭帶有模糊或是不確定性,每顆鏡頭都還是互相緊密相連。……《密陽》以自己的方式玩捉迷藏——儘管觀眾在每次反轉時將目光轉向其他地方,電影也絕不會表明自己的位置所在。」
《生命之詩》 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X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部門導演獎 大鐘獎最佳作品、劇本獎X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、最佳編劇
「在電影的堅決面前,我們觀看的行為變得越來越無能,面對這條無法單純用人力來停止流動的江水,我們有好一陣子,只能束手無策地看著順著水波漂來的悲劇現象,至少在這一瞬間,電影和觀眾作為一個群體,都是無能為力的。」
作者简介:
李滄東Lee Chang-dong
作家、導演、編劇、製片人。早年創作小說,曾獲得韓國日報創作文學獎。一九九七年棄筆從影,從小說家轉行為電影導演。代表作為《薄荷糖》、《綠洲》、《密陽》、《生命之詩》和《燃燒烈愛》等。
二〇〇二年憑藉《綠洲》榮獲第59屆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獎,二〇〇七年憑藉《密陽》榮獲第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,二〇一〇年憑藉《生命之詩》榮獲第63屆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、第5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及第4屆亞太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等多項大獎。二〇一八年憑藉《燃燒烈愛》榮獲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大獎。
他曾出任盧武鉉政府的大韓民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長,擔任過釜山影展評審委員會委員、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週評審委員、金馬獎決選評審等職務。
相關著作:《電影從不停止質問【限量親簽版】:韓國電影大師李滄東,25年來創作歷程,另收錄導演特別專訪》《【李滄東限量親簽版】生命之詩:李滄東原創劇本書,含劇照+李滄東執導手記》《【贈李滄東給台灣的問候卡】生命之詩:李滄東原創劇本書,含劇照+李滄東執導手記》《生命之詩:李滄東原創劇本書,含劇照+李滄東執導手記》
全洲國際電影節Jeonju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
創辦於二〇〇〇年,旨在介紹電影藝術的另類趨勢以及獨立和實驗電影的前沿作品。除了放映電影之外,還透過全州電影計劃(JCP)和當地電影支持項目的製作支持,發現將成為未來電影領軍人物的才華橫溢的電影製作人,並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製作人提供見面和交流的機會。此外,《電影將何去何從》(2021)、《寶萊塢以外的電影》(2013)、《韓國短篇電影的爭論》(2007)等出版項目也積極地推進中。
電影從不停止質問 电子书下载:
電影從不停止質問.zip (访问密码: 9080)
版权声明:如无特殊说明,文章均为本站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
本文链接:http://xiaosongshu.cc/article/5798869462/
许可协议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 4.0 国际许可协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