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乡年鉴

沙乡年鉴

内容简介:

本书分为三部分,在《沙乡年鉴》全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,在原书手绘插图之外,增加了一些新的插图和说明文字,以便读者更好、更直观地理解本书内容。

在书中,作者以纤细而感性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农场,而作者本人则是一位过客,在尽可能不影响自然运作的情况下,为这里的每一棵树、每一只飞禽走兽作传记。在他的笔下,橡树可以是一本史书,鹿是一位悠闲的享乐主义者,丘鹬的空中舞蹈胜过一切演出,河流上游飘来的木块是上游农场和木场里的人们努力奋斗的史诗;他会倾听大雁迁徙的长鸣,因为对他而言,看大雁迁徙比看电视更重要。外界的工业化大发展与生活无关。作者将文人的感性和科学家的理性结合在一起,以一个更有趣的观察角度阐明了生态平衡之美。

在作者生活的年代,美国工业化进程步向成功,开始大规模地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,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开始加剧。作者在描述自己深爱的自然的同时,以充满感情和诗意的文字向读者阐明自己的理念:对自然的保护不应建立在经济价值的基础上,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也不应是征服与奴役,而是包容和平衡。他把维护地球的和谐、稳定和美丽视为重要的土地伦理原则之一,将人类自身视为土地共同体的一个成员而非征服者,人类并没有高于自然,而是与自然并行。人类在尊重土地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同时,也需要尊重土地本身。

作者对于野地的日渐被破坏抱有一种悲悯态度,他对自然生态平衡的深刻思考使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洪流分道扬镳,也使他意识到,对土地之美的追求终究挡不住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。于是,他在本书中尽力寻求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。他的观点具有高瞻远瞩的预见性,一些观点甚至在今天依然适用,如“人与土地的和谐共存”“土地孕育文明”等。他用敏锐的思考发现,人和土地的关系完全是经济性的,土地只是人的一种财产。“最新模式”的户外娱乐——现代旅游使得荒野逐渐萎缩,人们在追求“旅游纪念品”的过程中,过度使用人工化手段,对生态资源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。遗憾的是,直到今天,这种状况也没有丝毫改善。我们热爱自然,却又用自身的“热爱”将自然一步步无情摧毁。

作者所购买的荒废农场在数年之后逐渐恢复了生态上的健康,成为当地生态保育的典范,接待着世界各地的参观者。而作者本人则在1948年帮助附近一家农场扑灭荒火的时候献出了生命,在他去世后一年,《沙乡年鉴》首次出版。

为了更好地反映作者土地伦理思想的起源、发展过程,以及成熟阶段,本书增加了“另一些与森林、土地和动物相关的文字”作为附录,这一部分包含了作者在各个年龄段发表和未曾发表过的文章,一部分文字来源于作者的日记、手记等,甚至包含了作者高中时所写的随笔文章。我们也能从这些体例并不十分严谨的小文中,从他痛骂偷兰花小贼的公开信中,从他在报纸上驳斥当地法令如何不合理的论述中,仿佛面对面地了解了这位伟大的生态学家,同时略微窥见了作者的真性情和生活趣味。

本书语言清新优美,内容充实丰富,字里行间显示出作者渊博的知识和其对土地的一片深情。可以说,它是作者毕生工作与学习的结晶,值得读者认真品味。

作者简介:

奥尔多·利奥波德(1887—1948年),著名生态学家、环境保护主义者,被称为“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先驱”“大地伦理学之父”。

沙乡年鉴电子书下载:

沙乡年鉴.zip (访问密码:9080)

版权声明:如无特殊说明,文章均为本站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

本文链接:http://xiaosongshu.cc/article/3847608836/

许可协议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 4.0 国际许可协议